无论是什么时期,无论是哪国,发展工业化都需要夯实的人口基础和农业基础,还要有能够运作、消化工业生产价值的市场,而各藩、属国都是不具备这些条件的。
也就是说,各藩、属国越是发展工业化,对大秦帝国的依赖性就会越强,各藩、属国的工业化程度越高,就越是需要大秦帝国的人口政策、粮食供给和市场开放,要不然各藩、属国根本支撑不起来本就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工业化生产。
这是极利于大秦帝国统治的,各藩、属国对大秦帝国越是依赖,嬴宏主张的民族融合进展就越是快。
而且各藩、属国生产出来的工业产品需要由大秦帝国掌控的世界市场消化,这就又能为大秦帝国增添世界市场竞争力。
当然了,这是两厢情愿的事,嬴宏至于此能够提升大秦帝国的统治力和民族融合进度,并能向外转移部分工业生产压力,毕竟大灾就快来了嘛。
各藩、属国则能得到较稳定的国家造血干细胞。
所以不存在谁强迫谁,就连现在站位不定的大宛国王也是要满心迎接嬴宏为自已造血的。
不过对嬴宏来说最重要的还是把造纸业发展出去。
这其实是一个软刀子,像阿尔西诺伊三世就暂时还无意将秦文字增设为托勒密国的官方文字之一。
所以嬴宏也不打算强硬推行秦文字和秦语,而是以纸张为文化进攻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