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454章 必须提升生产力(2 / 2)

结果自己煞费苦心、绞尽脑汁地谋划了如此漫长的一段时间,可到头来却仍旧未能取得丝毫成效。尤其是那些所谓的江湖人士,起初的时候一个个信誓旦旦地向自己保证绝对会万无一失,然而实际情况却是,他们除了针对赵榛发动过一次正儿八经的偷袭以外,不仅未能得手,反倒为此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

再看后续那些企图行刺赵旭的人员,竟然几乎连赵旭的面都未曾见着。大批江湖人士乘船刚抵达辽东沿海的港口时,便立刻遭到了赵旭事先部署在此处之人的全方位围剿与捕杀。这些江湖人物的此番行动,活脱脱地沦为了一个天大的笑柄。

而最为令赵恒恼怒不已的,则要数蔡鯈所统率的那十万大军了。这支部队浩浩荡荡地开进辽东之后,非但始终未对赵旭采取任何实质性的军事行动,反倒是在刚刚接收完自己提供的大量物资补给之际,就陷入到一种严重受损的糟糕状况之中。如此一来,他们不但根本无法继续展开后续的军事进攻,更是将宋金边境搅得天翻地覆、不得安宁。就这样,他手下的这支军队彻彻底底地变成了一个毫无用处的装饰品!

赵恒心中满是不甘,他怎么可能甘心就这样轻易放弃呢?好在这段时间以来,他一直在积极地调兵遣将,西部地区的几路人马也终于陆续抵达了东部沿海一带。与此同时,秦桧等一干人等与大理方面展开了一系列艰难的谈判。最终,他们达成了一项协议:大宋可以直接割让南方四路之地给大理,以此换取大理出兵剿灭赵旭。

而此时的赵旭对赵恒的这番举动尚一无所知。然而,就在局势悄然变化之际,赵虎率领着大军迅速挺进了滦州地区。要知道,这片土地上原本兴建起来的众多工厂皆是由赵旭花费多年心血一手创立的。尽管大宋朝廷曾派遣官员前来强行收缴了所有的产业,但实际上,许多工厂并未如往常那般继续投入生产。其关键原因在于,厂里的核心技术人员早已提前转移走了。毕竟,空有厂房和设备,若缺少了掌握关键技术的人员,诸多工业生产根本就无从开展。

现在赵虎确认蔡鯈短时间内不可能带兵在自己这里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所以很快就集结了2000人马,在滦州对原本那些停产的大型工厂进行复工,当然,直接也控制了在此处的大宋官员,直接按照赵旭当初制定的那一系列管理方式,对整个滦州沿海区域的工业进行管理。

由于此处的大宋驻军几乎都被蔡条调到了他的身边,所以滦州周边的府城里也几乎都没有多少军队防御,赵虎短短几天就控制了整个滦州的所有企业,在确认周边的那些府城,也没有太多守军的情况下,一边让人恢复当地的工业生产,一边火速带人向着周边的那些州府进行扩张,除了把朝廷收缴的那些工厂全面收复回来,也要凭借自己的能力,将更多的州府领域掌控在自己的管辖范围之内。

赵虎经过一番缜密的调查和分析之后,终于确定在他所管辖的地域范围内,短期内不太可能会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变动或突发事件。有了这样的把握,他毫不犹豫地做出决策,率领着部下一路向西、向南挺进,以迅猛之势开拓新的疆土并巩固已有的势力范围。

与此同时,赵虎深知要想实现地区的长远发展,必须依靠强大的工业支撑。于是,他赶忙提笔给远在他乡的赵旭修书一封,信中详细阐明了当前局势,并恳请赵旭尽快召回之前因各种原因而离开此地的技术骨干们,催促他们火速返回各个大型工厂,投入到紧张有序的复工复产工作当中。因为只有让这些规模庞大的工厂重新运转起来,全面恢复生产,才能够在短时间内大幅提高产能,从而为后续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众所周知,辽东这片土地曾经是重要的工业基地,拥有众多门类齐全且实力雄厚的工厂企业。如今,随着赵虎成功地完全掌控住这一区域,各项政策得以顺利推行,再加上他积极采取措施吸引人才回流,使得这里的许多工厂在复工速度方面明显快于其他地方。当当地老百姓听闻大宋的那些贪官污吏已经得到应有的惩处,而且昔日深受大家敬重的赵东家又重新掌管起这片熟悉的土地时,人们无不欢欣鼓舞。许多原本就在相关行业工作过的人员纷纷主动前往自己往昔就职的工厂报到,希望能为家乡的繁荣贡献一份力量。

没过多久,只见一座座炼钢厂那高耸入云的烟囱里再度冒出滚滚浓烟,仿佛一条条黑色巨龙直冲云霄;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响彻整个厂区。就这样,在众人齐心协力之下,沿海区域原有的工业体系逐渐摆脱困境,慢慢地恢复了往日的生机与活力。各类产品源源不断地产出,不仅满足了本地市场的需求,还远销周边各地,为推动经济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