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编写报告,并迅速上报总部。”
片刻后,通讯结束。
杨小涛回身面对同事们:“农业研究所的高主任委托我向大家表达感谢。”
“感谢大家的努力和付出!”
“此外,袁教授很快就要前往首都了,您将会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
袁教授连连摆手表示不愿意:“不行不行,我不希望成名。”
“我对演讲也不擅长,出了名就免不了开各种会议,还不如待在田里工作实在。”
杨小涛点了点头,钦佩地说:“这话说到点子上了。”
袁教授补充说,虽然他不擅长解释理论,但听者总期待着具体的数字。
两人心有灵犀地相视一笑,彼此都觉得找到了知己。虽然年纪相差悬殊,但他们都在农业科研上有各自的成就,而且彼此投缘,相处愉快。
完成电话汇报后,两人并肩走出办公室。他们看到工人正将收获的稻米装车,准备运往镇上的粮库。这批大米不能作为种子使用,需要特意说明以免混淆。
走着走着,袁教授突然想起一个未解的问题,对杨小涛说:“老弟,你上次提到杂交玉米的研究计划是啥样?”
杨小涛好奇道:“您具体指什么方面呢?”
袁教授笑着说:“其实是借用了你的方法,我打算研究耐盐碱的水稻。”
听到此话,杨小涛有些惊讶,继而反应过来:“袁老师,难道您是打算挑战这个难题?”
袁教授认真地点点头,眼中露出一股坚韧:“对,我认为这条研究路径值得探索。”尽管杨小涛已经提出了超级水稻的概念,袁教授却坚定地选择另一条更为棘手的道路。杨小涛只能应允,协助确定耐盐碱研究的方向。
得知实验成功的喜讯,高玉峰激动得难以抑制。他在脸上轻拍了一下,确认这不是一场梦,随后冲出办公室。
他要立即将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达给研究院的老院长,并劝说其即刻返京。毕竟这是如此重大的进展,必须要立即着手宣传和推广工作。未来的工作会非常繁忙,杂交水稻将成为农科院的重要学科。
消息传来,四九城的领导层也兴奋不已。陈老不仅多吃了几碗饭,还视察机械厂和制药厂,显得精神焕发。这股喜悦传递到各个单位,让大家都充满斗志。
与此同时,在福建闽福市,火箭研究团队正在进行紧张的准备。夜空中圆月照亮山坡上守望的人们,灯光下的工作人员正做着最后检查。
冉主任静静地注视着一切,心中五味杂陈。他明白这次试验肩负的责任之重,如果失败不仅对不起众多科学家的支持,更会让无数同事的努力付诸东流。因此,他在不断叮嘱大家反复检查设备。
就在燃料注入完毕、准备工作几乎就绪时,一场突发事故打乱了一切平静。液氧罐发生故障引发了意外爆炸,瞬间摧毁了整套设备,造成了人员伤亡。这一刻,整个山坡笼罩在震惊和悲痛之中。
事故发生瞬间,所有人的神经紧绷。现场一片狼藉,损失惨重。这场本应见证历史一刻的发射试验,竟以灾难告终。冉主任瘫坐在地上,久久难以置信,内心的自责与无奈涌上心头。远处办公室里的值班人员也被突如其来的巨大声响惊醒,意识到一场严重事故正在发生。
已经深夜,为何还会在这个时候来电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