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那副苦苦哀求的模样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愤怒与决绝。
只见他缓缓站起身来,挺直了腰板,目光如炬地直视着李渊,冷冷说道:“大将军既然已经下定如此决心,在下也就不再多说什么废话了。就此别过!”
说罢,使者朝着李渊恭敬地拱了拱手,然后便毫不犹豫地转身准备离开营帐。
然而就在这时,数名身强力壮的亲兵迅速上前,拦住了使者的去路。
使者猛地扭过头去,看向了正坐在营帐中央、面带微笑的李渊。
李渊见状,只是随意地摆了摆手,示意亲兵们退下。
得到命令后的亲兵们立刻让开道路,使者则在心中暗自冷哼一声,愤愤不平地甩动衣袖,大踏步走出了营帐。
就这样,这场谈判再一次以失败告终。
很显然,李渊根本就没有展现出丝毫的诚意,这一结果无疑激怒了卫氏族人。
他们听闻此事之后,一个个义愤填膺,怒火冲天,纷纷发誓一定要报今日所受的屈辱和仇恨。
于是乎,安邑城内再度弥漫起紧张的气氛,所有人都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守城工作当中。
与此同时,城外的李渊大军也并未闲着,他们争分夺秒地加紧制造各种攻城所需的器械,一场激烈的攻防大战似乎即将拉开帷幕。
经过漫长而紧张的两天两夜,无数工匠们不辞辛劳地日夜赶工,终于成功打造出了李渊所需的所有攻城器械。
时间转眼来到第四天,只见二十多万规模庞大的军队如潮水般涌来,将河东治所安邑的四面八方团团围住,形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包围圈,真可谓是水泄不通。
与此同时,李渊深谋远虑,为确保大军后方安全无虞,他果断下令将精锐的骑兵部队分散开来,布防于各个关键位置。
站在大营之外,李渊身形挺拔地立于一座高耸的土丘之巅,极目远眺。
眼前的安邑县城墙经过再次加固后显得愈发坚固高大,那陡峭的四丈城墙宛如不可逾越的天堑一般,令人望而生畏。
而城墙上则不时有一个个身影来回攒动,显然城中守军已经严阵以待。
李渊目光如炬,手中令旗猛地一挥。
刹那间,只听见一阵轰隆隆的巨响传来,原本隐藏在本阵中的大量投石车和床弩纷纷被推出,向着安邑城缓缓前进。
这些巨大而威猛的战争机器在众多工匠和全副武装的甲士严密护卫下,最终抵达了距离安邑城仅有两百步之遥的地方。
紧接着,现场一片繁忙景象。
工匠们喊着整齐有力的号子:“嘿咻,嘿咻,嘿咻!”
他们齐心协力地将一枚枚经过精心打磨、光滑无比的巨石搬运到投石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