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以区区西河郡的物力而言,根本无法支撑如此庞大数量的军队度过漫长而严寒的冬季。
正当李渊亲自巡查军械制造进度的时候,突然间,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传来。
众人纷纷侧目望去,但见一匹快马风驰电掣般疾驰而来。
待到奔至李渊身前不远处,那匹骏马猛地刹住脚步,扬起一阵尘土。
随后,一名身着轻甲的传令兵敏捷地从马背上翻身而下,并迅速单膝跪地,双手抱拳,低头向李渊禀报:“启禀大将军,匈奴使者已至,现特来请求面见将军您!”
李渊微微皱起眉头。
他稍稍沉吟片刻后,果断开口道:“见,带他们去营帐!”
话音未落,他便迈开大步,率先朝着营帐方向行去。
其身后紧跟着一群亲卫、文吏以及将领们,众人神色严肃,步履匆匆。
约摸过了半个时辰,只见数名使者缓缓地走进了营帐之中。
这些使者甫一踏入帐内,便感受到四周投来的一道道虎视眈眈的目光。
那如芒在背的感觉让为首的使者不由得心头一颤,他不敢有丝毫怠慢,赶忙向前一步,深深地躬身一拜,口中高呼:“参见并州牧!”
声音洪亮而又恭敬。
李渊坐在上方主位之上,听到这声称呼后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
然而,他却并未出声回应,只是静静地凝视着下方的使者们,仿佛要透过他们的外表看清其内心真实所想。
自朝廷正式册封李渊为并州牧以来,局势已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李渊麾下所有心怀汉室之人皆不约而同地改了口,不再称李渊为大将军,而是尊称其为一声使君。
甚至连那些原本被李渊强行掠夺而来的文士们,在见到李渊时也不得不恭恭敬敬地喊上一句使君。
昔日里那些对李渊态度傲慢、不假以辞色的文士们,如今也渐渐收敛了锋芒,态度逐渐变得柔和起来。
至于世家大族们,则表现得更为积极主动。
就拿太原一地来说,众多世家整日围绕在阎忠身旁,绞尽脑汁地想要通过他这条门路得以进入州牧府。
而河东地区的情况亦是大同小异,各大家族皆是想尽办法与李渊搭上关系。
仿佛就在那一夜之间,整个世界都对李渊产生了翻天覆地般的变化。
往昔那些将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甚至在嘴边不停咒骂其为大逆不道的反贼之人,突然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那个曾经被众人唾弃的李渊,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为了人人称道的“忠臣良将”!
如今就连匈奴那边见到李渊之后,竟然也毕恭毕敬地尊称他一声“并州牧”。
由此可见,这个时代人心向汉早已深深扎根于人们心中。
此时此刻,李渊不禁回想起那句至理名言:“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
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里,人们对于名分和名号看得无比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