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孟德开口询问道:“陛下撤换丞相这样的事情难道不应该在朝会上宣布吗?如此随意之举,是否会引发朝臣不满?或者说如果朝堂上一些官员并不知道秦惠被撤掉了丞相之职,然后继续向秦惠行贿,岂不是会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楚凡也知道曹孟德的担忧,如果自己不在朝会上进行正式宣布,那么确实可能会引起朝堂动荡,甚至如果秦惠离开开封城去其他的城市进行造谣撞骗,那后果不堪设想。
只不过楚凡也有着自己的办法,楚凡对着曹孟德说道:“其实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难,只需要让魏国的百姓知道丞相之位已经更换,那么就算朕不在朝会上宣布,也不会引起混乱。”
曹孟德回答道:“是的,陛下如果能够做到让魏国的全部百姓都知晓,那么自然不需要召开朝会。”
楚凡开口说道:“其实只要开办报纸就可以了。”
曹孟德疑惑的问道:“陛下是说的那种邸报吗?”
楚凡摇了摇头回答道:“并非邸报,而是面向所有魏国百姓的报纸,邸报只传递给官员,很多时候如果官员私自更改了内容,百姓也不知道,而朕先要开办的报纸则是直接面向百姓,让百姓知晓朝堂动态,杜绝信息不对称,确保朝廷的政令能够准确无误地传达至每个角落。”
曹孟德思考了一会开口说道:“陛下,如果只是传递一些朝廷的消息的话,那么百姓有可能并不关心,甚至觉得与自己无关。而且朝廷能够让百姓知晓的消息也有限,要怎样才能吸引百姓的关注呢?”
楚凡开口说道:“这其实也很简单,只要在报纸上加入百姓感兴趣的东西就可以了,比如一些书生写的故事,以及民间传闻、趣闻轶事,甚至可以刊登一些实用的生活小窍门和农业知识,这样既能吸引百姓阅读,又能让他们从中受益。
而且就算是百姓们不认识字,百姓们也可以找魏国当中的那些说书人来读报,这样说书人也能借此机会传播朝廷的政令,同时丰富自己的说书内容,吸引更多听众。而百姓们也能够明确的知道朝廷的决策和动向,避免被误导。
最后还有一点那就是,百姓在获得报纸过后,就算以前是文盲的百姓,也能够从报纸上学到一些基本的文字,逐渐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
曹孟德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光芒。陛下所说的确实可行,而且现在魏国的造纸术已相当成熟,而且陛下传授的活字印刷技术也完全成熟,所有一份报纸现在已经花费不了太大的成本了,只不过如果想让魏国全境的百姓都能读到报纸,那么需要的是数量还是十分庞大的,而且也不是只印刷一张就不印刷了,而是需要持续不断地印刷发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