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目录
关灯 护眼
加入书架

第二七八章 玻璃器也跟着大卖(2 / 2)

随着研究院所产水泥的持续畅销,邮政司也顺势沾光分得一杯羹。他们迅速行动起来,对原有的运输车辆进行巧妙改装,专门用于装载水泥。这些经过改良的大车通过将木板适当加高处理,单次运载能力大幅提升,可以轻松容纳四五千斤的货物。

由于这种专业化的运输方式效率颇高,邮政司从中赚取了相当可观的运费收益。然而,真正让他们喜出望外的并非仅仅来自研究院的业务,而是众多零散客户所带来的更为丰厚的利润。除了基本的运费收入之外,每一笔交易中的装卸费用同样不容小觑。正因如此,邮政司不得不紧急招募一批新的装卸工人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需求。

黄道周最近这段时间心情格外舒畅,整日里都是笑容满面、乐呵不停,与他平日里那副不苟言笑、严肃刻板的模样大相径庭。这一切都源于当前邮政司蒸蒸日上的业务状况。按照现在的营收情况来看,邮政司毫无疑问能够轻松地超额完成今年定下的一百万两银子的目标任务!

而引发这场商业热潮的导火索,则是近期新上市的玻璃器具。这些晶莹剔透、美轮美奂的玻璃制品一经推出市场,便犹如磁石一般吸引住了大批顾客的目光。有的客户专程前来下订单定制,希望能拥有独一无二的专属款式;还有不少商铺看准商机,纷纷大量采购后再转手倒卖,从中赚取丰厚利润。甚至连叶家经营的铺子也不甘落后,订购了一批货物。令人惊喜的是,这批玻璃器具在叶家铺子里销售得异常火爆,叶家因此也获利颇丰。

且说那叶绍袁和沈宜修夫妇二人,逢人就夸赞自家这位女婿是何等的优秀、出色。他们绘声绘色地描述着张好古的种种过人之处,直说得旁人羡慕不已,心中暗自思忖:为何我家就没有如此这般好的姑爷呢?尤其是那些家中有待嫁姑娘的人家,更是懊悔不迭,不住地懊恼着想道:“想当初,怎就没能将自家闺女许配给那张好古呢?”

与此同时,研究院这边亦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为了满足研究工作以及后续发展的需求,这里开始了大规模的土木工程建设。一座座砖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熊熊燃烧的炉火照亮了半边天;水泥窑里机器轰鸣,源源不断地产出高质量的水泥;还有那玻璃厂,工人们精心操作着复杂的工艺,生产出一块块晶莹剔透的玻璃。不仅如此,为了确保物资运输的便捷高效,一条宽阔平坦的水泥路应运而生,准备从研究院一直延伸至京城,成为了大明朝的首条水泥路。

而另一边,护国军家属院的建设工程也正式启动。此次由朝廷亲自出面,征收了一大片位于青园附近的土地用作建设之用。令人感动的是,这片土地的征地费用竟是由当今圣上慷慨解囊支付的。毫无疑问,此举充分体现了朝廷对于护国军的高度认可与肯定。对于护国军而言,这无疑是一种无上的荣耀,甚至比立下赫赫战功还要来得更为实在。毕竟,这份殊荣乃是皇帝陛下所赐,可谓是天下独一无二,无可比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