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为安条克三世并不能完全控制印度土人,而军功制的设立又符合多方面的需求,所以安条克三世才在可能引发地方势力进一步分裂的情况下尝试设立军功制。
这其实不难理解,印度土人能够接受嬴宏对自已的极高强度的使用是因为嬴宏是征服者,所以印度土人在大秦帝国可以十几个小时甚至二十几个小时高强度的工作。
但安条克三世又不是征服者,三万印度土人是安条克三世用两个塞琉古国王室女子向嬴宏换来的。
种姓制度再怎么使得印度土人抗造也并不代表安条克三世可以像嬴宏一样近乎无代价的使用印度土人。
既然安条克三世需要印度土人为自已打仗,那么安条克三世就必须向印度土人支付代价,封地、赏赐、补偿,一样也不能少,安条克三世还得好吃好喝养着这些印度土人。
要不然试试?看看这三万印度土人敢不敢造安条克三世的反?
安条克三世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既主动又被动的尝试设立较有利于自已的军功制的,因为安条克三世总归是要封赏有战功的印度土人的,有一把标尺,安条克三世还能少付出一些代价并开启改革事业。
看来此时世界各主要势力国家过的都不太容易,唯独嬴宏还算好些,最起码嬴宏是独裁皇帝,不用在乎太多的掣肘。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