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战功卓著,他被直接提拔到李渊身边担任亲兵,并当上了一什之长。
虽然目前仅仅只是个不起眼的小什长,但只要能够跟随在大将军左右,并且保住性命,假以时日必定会成长为军中将领。
而李渊本人对于徐晃也是颇为赏识,有意栽培和提拔他。
当然,不仅仅只有徐晃一人得到了李渊的关注,张辽、高顺以及杨奉等将领同样也在李渊暗中默默考察的名单之中。
“这白波谷?”
李渊眉头一拧。
对于白波谷李渊自然是熟悉。
大名鼎鼎的白波军不就是从白波谷开始的吗!
听到大将军开口,徐晃略微犹豫了一下,然后双手抱拳,恭敬地回答道:“回禀大将军,这白波谷地势险要,两侧山峰高耸陡峭,倘若敌军在此设下埋伏,恐怕我军将会陷入被动局面。还请大将军下令让兄弟们加强戒备,以防万一。”
“不仅如此,那白波谷位于河东与西河交界之处,因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成为众多流民齐聚,聚众为匪,由一名叫郭太的首领带领,传闻他乃是太平道的一方头领,但此说法究竟是真是假却难以确证。”
徐晃面露犹豫之色,缓缓说道。
李渊听后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此时,李渊所率大军已然在白波谷前集结完毕,严阵以待。
然而,谷内的各方势力也早已得知了这个消息。
在山寨之上,可以看到上千名头裹黄巾的士卒或坐或卧,姿态各异,显得有些歪七扭八。
他们似乎并未因山外大军压境而感到丝毫恐惧,依旧我行我素。
与此同时,山寨的大堂之内却是另一番景象。
十几个身着头领服饰的壮汉正聚集在一起,七嘴八舌地争论不休。
众人围绕着如何应对谷外的天策上将而激烈的争论不休。
有人主张迎天策上将入谷,拜在天策上将门下,重新带领太平道崛起。
有人则认为应当礼送天策上将,不与其为敌,继续在这白波谷里大口吃肉大口喝酒。
无论怎样讨论,双方始终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言辞愈发激烈,争吵声越来越大。
而在主位之上,坐着一名年约三十多岁的大汉。
他眉头紧锁,满脸愁容地看着堂下分成两派争执不下的手下们,心中暗自思忖,一时之间竟不知该作何决断才好。
黄巾起义之际,河东和西河地区并未遭受到波及,得以保持相对的安宁。
正因如此,这片土地吸引了无数流离失所的民众前来寻求庇护,导致境内出现了数量庞大的流民群体。